怪事年年有,今年特别多。公章每个公司都有,今年是非特别多。
李国庆“抢公章”事件才刚刚过去两个多月,事件的余温尚在。就在半个多月前,这个闹腾了整个科技圈的“夺章”闹剧终于有了一个结果, 据媒体报道, 此事警方已经结案,调查结果是李国庆不违法。

李国庆抢公章真的有用吗?这个问题也在贵圈争论了很久,一说有用,公章是所有文件除签名外唯一法定的佐证;一说无用,因为以抢夺公章的行为来争夺控制权,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反而会进一步激化矛盾,影响公司正常运营。
更为广泛的一种说法是,李国庆上演了一出闹剧,简直就是一个“法盲”,“抢个公章,就跟得了传国玉玺似的”。
于是,这两天,老干妈与腾讯的另一场闹剧,给出了一个肯定的答案:公章的用处,那可是巨大的!
此事由腾讯的一纸诉状而起,据媒体近期报道,因为老干妈在腾讯投放了上千万元的广告但一直没付广告费,腾讯将老干妈告了,冻结老干妈广告费欠款的申请也被深圳南山区法院裁定:符合法律规定。
然后事情出现了反转。老干妈否认了。法院裁定的事情,难道还有假?
事实确实如此,这个事情真的有假。但假的不是腾讯,也不是老干妈,而是公章。根据贵阳市公安局双龙分局的通报,老干妈与腾讯签的合同系伪造,具体为犯罪嫌疑人曹某、刘某利、郑某君伪造了老干妈公司的公章,冒充该公司市场经营部经理,与腾讯签订了广告投放合同。
这个造假事件已经让人唏嘘不已,更加让人大跌眼镜的是,此三人伪造公章签合同的目的竟然只是为了获取腾讯在推广活动中配套赠送的网络游戏礼包码,再通过倒卖获益。
一个假公章,造成上千万元的生意。最关键的是,签合同的两个公司都不知情。足见, “假公章”的剧情很狗血,甚于李国庆的“抢公章”事件。
从这个事情我们可以看出什么?一是公章真的是由大用处,一个假公章都能造成千万级别的大生意,你还能轻视公章的用处吗?二是对公章的鉴别能力,显然,腾讯对人、对公章的鉴别能力都存在问题。当然也可能是腾讯财大气粗,并未对这千万级别的生意太放在心上,防备心理还不强,连假公章、假合同人都看不出来。三是市场对公章的监管力度,一个合同有公章就生效了,这个假公章是怎么刻出来的?相关单位对假公章的监管不得不让人打个问号。
公章的问题不是一个小问题,至少李国庆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反而那些曾经嘲笑李国庆“法盲”的人,应该好好思考一下:对公章的漠视,到底谁才是真正的法盲?
暂无留言